课件导航
第一章 绪论
1.0 绪论 1.1 内燃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2 内燃机的发展简史 1.3 船用柴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柴油机在船舶上的布置
第二章 工作原理
2.0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2.1 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名词 2.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3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2.4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5 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6 增压柴油机的特点 2.7 多缸柴油机的工作次序 2.8 内燃机的分类
第三章 内燃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0 内燃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1 动力性指标 3.2 经济性指标 3.3 重量和外形尺寸指标 3.4 排气污染指标
第四章 运动机件
4.0 运动机件 4.1 活塞组 活  塞 活 塞 销 4.2 连杆组 4.3 曲 轴
第五章 固定机构
5.0 固定机构 5.1 气缸盖 5.2 气缸套 5.3 机体与机座
第六章 配气机构
6.0 配气机构 6.1 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   气阀式配气机构的布置   凸轮轴的传动方式 6.2 气阀式配气机构的组成及零件   气阀的传动机构 6.3 配气相位与气阀间隙
第七章 柴油机的燃油系统
7.0 柴油机的燃油系统 7.1 输油泵 7.2 滤清器 7.3 喷油泵 喷油泵的结构 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供油调整 7.4 出油阀 出油阀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等压式出油阀 7.5 喷油器 闭式喷油嘴的种类 泵-喷油器 P-T型喷油器 7.6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第八章 调速器
8.0 调速器 8.1 调速器的分类 8.2 典型调速器结构原理介绍 8.3 调速器的工作指标 8.4 液压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8.5 电子调速器的基本原理
第九章 内燃机增压系统
9.0 内燃机增压系统 9.1 内燃机增压的基本概念 9.2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9.3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9.4 涡轮机的基本原理 9.5 涡轮增压器
第十章 润滑系统
10.0 润滑系统 10.1 内燃机的润滑方法 10.2 内燃机的润滑系统 10.3 典型内柴油机的润滑系统 10.4 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 10.5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第十一章 冷却系统
11.0 冷却系统 11.1 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11.2 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
第十二章 起动系统
12.0 起动系统 12.1 电力起动系统 12.2 压缩空气起动系统 12.3 改善起动的措施
返回首页

第十一章   冷却系统

  众所周知,在柴油机工作时,由于与燃气直接接触的活塞、气缸、气缸盖、喷油器和气阀等零件强烈地受热,如果不设法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冷却,将热量及时地散出,将会引起下列不良的后果: 
  (1)降低材料的机械性能,破坏零件间的正常间隙,造成严重的磨损,甚至会发生卡死等现象;
  (2)增大零件的热应力和热变形,甚至使气缸盖和活塞顶处产生热裂纹;
  (3)可能使活塞环失去弹性或在环槽内烧坏气阀,也可因过热而产生变形和翘曲,这都会造成燃气的大量漏泄,从而使柴油机功率下降;
  (4)气缸壁的温度过高,会使充入的进气量减少,也会引起功率降低;
  (5)高温能引起滑油的分解与劣化,破坏零件的正常润滑。 
  为了保证柴油机正常而可靠的工作,必须对上述受热零件进行强制的冷却。然而由于冷却所损失的热量约占燃烧总热量的15~30%,因此过度的冷却,将会引起热能的大量损失,因此也同样会使柴油机功率和经济性降低,故冷却应恰如其分,其解决的办法是严格控制进、出柴油机的冷却水温度。 
  船用柴油机的主要机件,如气缸、气缸盖、排气管等均采用淡水或海水来冷却,而活塞多半用滑油冷却。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