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涡轮增压器
一.结构方案
即转子两端有支撑,这种方案亦称无悬臂式支承,在轴流式大型涡轮增压器上应用最广。其最主要优点是轴承和密封装置合理布置在转子两瑞,轴颈尺寸小,轴承的圆周速度较低,轴承过热的可能性较小,轴承工作能力较好,转子轴中部可以粗些,刚性较大。这种方案的缺点是涡轮增压器长度及重量较大,压气机进气道结构复杂,由于支撑筋的存在影响效率的提高。 2.双内支承式
即二个轴承都放在叶轮里面,所以又叫悬臂支承,这样可保证涡轮增压器的尺寸小、重量轻。这种结构形式在小型径流式涡轮增压器上应用最广。其主要缺点在于如果壳体在转子轴水平面没有接缝时,不拆转子就不能检视轴承。此外,由于轴承过热需要加强冷却,特别是涡轮机的一端。
即压气机的工作轮呈悬臀布置,转子支点在涡轮机工作轮的两侧。这种方案可使压气机进口损失最小和涡轮结沟紧凑,因此应用也较广。其缺点是压气机轴承不易检修,装配时须拆开转子。
压气机和径流式涡轮机的工作轮紧挨着,象是两面部有叶轮的工作舱,所以又称单转子。其特点是可保证最低的轴承温度,和最紧凑的结构尺寸。由于工作的温度较高,增加压缩空气所消耗的功,从而使效率降低。
二.结构举例 (10ZJ型涡轮增压器[它属于双内支承式])
涡轮增压器的主要固定件是涡轮壳,压气机壳1和中间壳。中间壳内铸有单独的水夹层,以冷却涡轮端传来的热量。涡轮壳和中间壳可绕轴线彼此转过45度进行安装,压气机壳与中间壳可以绕轴线彼此按任意角度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