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导航
第一章 绪论
1.0 绪论 1.1 内燃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2 内燃机的发展简史 1.3 船用柴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柴油机在船舶上的布置
第二章 工作原理
2.0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2.1 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名词 2.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3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2.4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5 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6 增压柴油机的特点 2.7 多缸柴油机的工作次序 2.8 内燃机的分类
第三章 内燃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0 内燃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1 动力性指标 3.2 经济性指标 3.3 重量和外形尺寸指标 3.4 排气污染指标
第四章 运动机件
4.0 运动机件 4.1 活塞组 活  塞 活 塞 销 4.2 连杆组 4.3 曲 轴
第五章 固定机构
5.0 固定机构 5.1 气缸盖 5.2 气缸套 5.3 机体与机座
第六章 配气机构
6.0 配气机构 6.1 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   气阀式配气机构的布置   凸轮轴的传动方式 6.2 气阀式配气机构的组成及零件   气阀的传动机构 6.3 配气相位与气阀间隙
第七章 柴油机的燃油系统
7.0 柴油机的燃油系统 7.1 输油泵 7.2 滤清器 7.3 喷油泵 喷油泵的结构 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供油调整 7.4 出油阀 出油阀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等压式出油阀 7.5 喷油器 闭式喷油嘴的种类 泵-喷油器 P-T型喷油器 7.6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第八章 调速器
8.0 调速器 8.1 调速器的分类 8.2 典型调速器结构原理介绍 8.3 调速器的工作指标 8.4 液压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8.5 电子调速器的基本原理
第九章 内燃机增压系统
9.0 内燃机增压系统 9.1 内燃机增压的基本概念 9.2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9.3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9.4 涡轮机的基本原理 9.5 涡轮增压器
第十章 润滑系统
10.0 润滑系统 10.1 内燃机的润滑方法 10.2 内燃机的润滑系统 10.3 典型内柴油机的润滑系统 10.4 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 10.5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第十一章 冷却系统
11.0 冷却系统 11.1 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11.2 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
第十二章 起动系统
12.0 起动系统 12.1 电力起动系统 12.2 压缩空气起动系统 12.3 改善起动的措施
返回首页

活  塞

一、工作条件及其要求。 
 (1)活塞承受很高的气体压力作用
  近代中高速强载柴油机的最高燃烧压力已达13-15MPa,以PA6-280为例,PZ为13.5MPa,D=280mm受力830kN。且受力为周期性的冲击力,容易产生交变应力和变形。引起疲劳破坏。因此要求:活塞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活塞承受往复惯性力的作用。
  对于中高速机往复惯性力已经达到相当可观的程度。因此要求: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轻重量,以见效往复惯性力,从而减少机械负荷。
 (3)活塞受到高温燃气周期性的加热作用。
  高速大功率瞬时温度达2273K,活塞表面温度达623-773K,长期高温--材料强度下降,会出现热疲劳,热变形和龟裂。 
 (4)活塞承受侧推力的作用。
  活塞承受侧推力作用并在气缸内高速往复运动,润滑不良,引起活塞裙部的磨损。要求活塞裙部材料有高的耐磨性。
二、活塞的结构形式 
  从有无冷却的角度分:非冷却活塞和冷却式活塞。
  下面叙述整体铝活塞(非冷却式),整体油冷活塞,组合式油冷塞的典型结构。
 (1)整体铝活塞 
Ⅰ.基本结构如图:


活塞头部:从忽略塞顶至活塞销座以上最后一道环槽之间的部分成为活塞头部。开有数道环槽,2-3道气环槽,1-2道油环槽。(活塞头部的几种结构形式)
裙部:头部以下部分统成为裙部。(活塞变形演示)
Ⅱ特点: 
  优点:密度小,导热性好,对于高速,热膨胀系数大,冷车时与缸套间隙大,对于轻型柴油机实用。 
  不足:会引起较大的振动和磨损,热强度低,耐磨性差。
  改进方法:1、活塞顶阳极化处理,减少热传导。
       2、采用,裙部喷镀石墨或二氧化钼。
  散热方式:1、顶部吸收的热量62-67%由活塞环传给汽缸盖,由汽缸套传给冷却水。
       2、14%由活塞裙部传给缸套。
       3、期于部分由活塞内表面传给曲轴箱中飞溅的滑油和气体。
(2)组合式油冷活塞
A:采用组合式的原因:1、强化强度提高,活塞头部的热负荷增加。一般的铝合金不能满足要求。
           2、出于减小往复惯性力的考虑,减轻重量。
B:方法:      1、用耐热材料制成活塞头部。
           2、用铝合金或铸铁制造活塞裙部 然后将二者用螺栓连接起来。
C:特点:      1、内外腔支撑部分面积大,气体压力引起的应力小,顶部可以做的较薄,也就减小了热应力。
           2、由于活塞头与活塞裙部是分体的,所以冷却腔的布置受工艺上的限制少,能耐更好地满足冷却的要求。特别是环槽区可加强冷却,冷却油出口设在油腔高度的中部,以形成振荡冷却。
(3)整体油冷活塞
分类:



        蛇形油管冷却活塞
         冷却油腔活塞

(蛇形油管冷却活塞虚拟模型)

<<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