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导航
第一章 绪论
1.0 绪论 1.1 内燃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2 内燃机的发展简史 1.3 船用柴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柴油机在船舶上的布置
第二章 工作原理
2.0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2.1 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名词 2.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3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2.4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5 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6 增压柴油机的特点 2.7 多缸柴油机的工作次序 2.8 内燃机的分类
第三章 内燃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0 内燃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1 动力性指标 3.2 经济性指标 3.3 重量和外形尺寸指标 3.4 排气污染指标
第四章 运动机件
4.0 运动机件 4.1 活塞组 活  塞 活 塞 销 4.2 连杆组 4.3 曲 轴
第五章 固定机构
5.0 固定机构 5.1 气缸盖 5.2 气缸套 5.3 机体与机座
第六章 配气机构
6.0 配气机构 6.1 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   气阀式配气机构的布置   凸轮轴的传动方式 6.2 气阀式配气机构的组成及零件   气阀的传动机构 6.3 配气相位与气阀间隙
第七章 柴油机的燃油系统
7.0 柴油机的燃油系统 7.1 输油泵 7.2 滤清器 7.3 喷油泵 喷油泵的结构 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供油调整 7.4 出油阀 出油阀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等压式出油阀 7.5 喷油器 闭式喷油嘴的种类 泵-喷油器 P-T型喷油器 7.6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第八章 调速器
8.0 调速器 8.1 调速器的分类 8.2 典型调速器结构原理介绍 8.3 调速器的工作指标 8.4 液压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8.5 电子调速器的基本原理
第九章 内燃机增压系统
9.0 内燃机增压系统 9.1 内燃机增压的基本概念 9.2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9.3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9.4 涡轮机的基本原理 9.5 涡轮增压器
第十章 润滑系统
10.0 润滑系统 10.1 内燃机的润滑方法 10.2 内燃机的润滑系统 10.3 典型内柴油机的润滑系统 10.4 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 10.5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第十一章 冷却系统
11.0 冷却系统 11.1 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11.2 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
第十二章 起动系统
12.0 起动系统 12.1 电力起动系统 12.2 压缩空气起动系统 12.3 改善起动的措施
返回首页

第二节 经济性指标

  经济性指标一般指内燃机的燃油消耗率和机油消耗率。
  一.燃油消耗率
  燃油消耗率简称比油耗或耗油率,它是内燃机工作时每千瓦小时所消耗燃油量的克数,单位为g/kW*h。以指示功率计的每千瓦小时的燃油消耗率称为指示燃油消耗率,以有效功率计的每千瓦小时的燃油消耗率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前者表示内燃机的经济性的指示指标,后者表示内燃机经济性的有效指标。在内燃机产品说明书中所指的 燃油消耗率都是指有效燃油消耗率。可以在试验台上测出扭矩Me和转速n,同时计算出每小时的燃油消耗量B(kg/h)和有效功率Ne后,用下式求出有效燃油消耗率b:
                 b=(B/Ne)×1000      g/(kW·h)
  现代内燃机的b值[g/(kW·h)]范围大致如下:
     汽油机:b=285~340;
     高速柴油机:b=212~251;
     中速柴油机:b=197~281;
     低速柴油机:b=160~190;

  二. 滑油消耗率
   内燃机在标定工况时,每千瓦小时所消耗滑油量的克数,称为滑油消耗率,单位为g/kW·h。
   内燃机的滑油是在机内不断循环使用的,其消耗的主要方式有:
   ①.滑油经活塞环窜入燃烧室或由气阀导管流入缸内烧掉,未烧掉的则随废气排出。
   ②.有一部分燃油在曲轴箱内雾化或蒸发,而由曲轴箱通风口排出。
   一般为0.5~4g/kw·h。

<<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