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导航
第一章 绪论
1.0 绪论 1.1 内燃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2 内燃机的发展简史 1.3 船用柴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柴油机在船舶上的布置
第二章 工作原理
2.0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2.1 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名词 2.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3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2.4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5 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6 增压柴油机的特点 2.7 多缸柴油机的工作次序 2.8 内燃机的分类
第三章 内燃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0 内燃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1 动力性指标 3.2 经济性指标 3.3 重量和外形尺寸指标 3.4 排气污染指标
第四章 运动机件
4.0 运动机件 4.1 活塞组 活  塞 活 塞 销 4.2 连杆组 4.3 曲 轴
第五章 固定机构
5.0 固定机构 5.1 气缸盖 5.2 气缸套 5.3 机体与机座
第六章 配气机构
6.0 配气机构 6.1 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   气阀式配气机构的布置   凸轮轴的传动方式 6.2 气阀式配气机构的组成及零件   气阀的传动机构 6.3 配气相位与气阀间隙
第七章 柴油机的燃油系统
7.0 柴油机的燃油系统 7.1 输油泵 7.2 滤清器 7.3 喷油泵 喷油泵的结构 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供油调整 7.4 出油阀 出油阀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等压式出油阀 7.5 喷油器 闭式喷油嘴的种类 泵-喷油器 P-T型喷油器 7.6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第八章 调速器
8.0 调速器 8.1 调速器的分类 8.2 典型调速器结构原理介绍 8.3 调速器的工作指标 8.4 液压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8.5 电子调速器的基本原理
第九章 内燃机增压系统
9.0 内燃机增压系统 9.1 内燃机增压的基本概念 9.2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9.3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9.4 涡轮机的基本原理 9.5 涡轮增压器
第十章 润滑系统
10.0 润滑系统 10.1 内燃机的润滑方法 10.2 内燃机的润滑系统 10.3 典型内柴油机的润滑系统 10.4 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 10.5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第十一章 冷却系统
11.0 冷却系统 11.1 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11.2 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
第十二章 起动系统
12.0 起动系统 12.1 电力起动系统 12.2 压缩空气起动系统 12.3 改善起动的措施
返回首页

第二节 气 缸 套

 一、功用
     1、构成工作循环的空间。
     2、作活塞的导向面,十字头的是滑块和导板。
     3、向周围导热。
     4、对于二冲程发动机还有扫气口。
 二、工作条件(恶劣)
     1、内表面受高温高压燃气的反复作用。(约2273K)
     2、进气时受373K进气空气的吹拂。
     3、外表面受冷却水的冲刷和腐蚀。
     4、气体压力和螺栓预紧力及机械应力内外表面的温差(热应力波动、疲劳破坏)。
     5、承受侧推力,与活塞之间高速相对运动,产生摩擦、磨损。
 三、要求: 
     1、强度:机械强度和热强度,机械负荷和热负荷。
     2、刚度:安装和工作时不致产生大的变形。 
     3、内表面有高的精度和光洁度,耐磨耐腐蚀。
     4、外表面对冷却水有抗腐蚀能力和抗穴蚀能力。
     5、对汽缸内气体和外表面的冷却水有可靠的密封。
 四、气缸套的结构: 虚拟模型 
 一)湿式和干式缸套:按在气缸内安装方法的不同。



湿式气缸套
干式气缸套
比较:
    湿式:1.散热条件好,
       2.厚度大,制造和更换方便。(应用于船舶柴油机中)
       3.有水的腐蚀和穴蚀。
    干式:1.无腐蚀和穴蚀。               
       2.壁薄,汽缸中心距可减小,结构紧凑,刚度小。 
       3.气缸套外圆须精磨,气缸体上的孔须珩磨。   
 二)气缸套定位:(见图)
       轴向定位:下端不固定,受热可自由伸长。
       径向定位:凸缘,防止横向移动。
 三)气缸套的密封:气缸盖与气缸套之间,弹性垫片。(图例

       1、气密  
         材质有:铝板、铜皮包石棉、软钢
         与气缸盖对应,气缸垫片有整体式垫片和单体式圆环垫1234
       2、水密(
         缸套下部温度较低,可用橡皮圈密封。
 四)钻孔冷却的气缸套:(动画演示
       1、上凸肩高而厚,孔与中心线成某一倾角,冷却效果好。
       2、增加了凸缘的强度和刚度,加工成本高。
 五)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的缸套:(动画演示 [虚拟模型] 
       1、顶圈: 
         弹性好,缸套向外膨胀时不致产生大的热应力。
         大大减小了气缸体的高度。减轻了重量。
       2、保护圈:
         耐热钢制成,使缸套不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增强了耐热腐蚀性和强度。

 

<<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