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导航
第一章 绪论
1.0 绪论 1.1 内燃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2 内燃机的发展简史 1.3 船用柴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柴油机在船舶上的布置
第二章 工作原理
2.0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2.1 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名词 2.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3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2.4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5 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6 增压柴油机的特点 2.7 多缸柴油机的工作次序 2.8 内燃机的分类
第三章 内燃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0 内燃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1 动力性指标 3.2 经济性指标 3.3 重量和外形尺寸指标 3.4 排气污染指标
第四章 运动机件
4.0 运动机件 4.1 活塞组 活  塞 活 塞 销 4.2 连杆组 4.3 曲 轴
第五章 固定机构
5.0 固定机构 5.1 气缸盖 5.2 气缸套 5.3 机体与机座
第六章 配气机构
6.0 配气机构 6.1 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   气阀式配气机构的布置   凸轮轴的传动方式 6.2 气阀式配气机构的组成及零件   气阀的传动机构 6.3 配气相位与气阀间隙
第七章 柴油机的燃油系统
7.0 柴油机的燃油系统 7.1 输油泵 7.2 滤清器 7.3 喷油泵 喷油泵的结构 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供油调整 7.4 出油阀 出油阀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等压式出油阀 7.5 喷油器 闭式喷油嘴的种类 泵-喷油器 P-T型喷油器 7.6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第八章 调速器
8.0 调速器 8.1 调速器的分类 8.2 典型调速器结构原理介绍 8.3 调速器的工作指标 8.4 液压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8.5 电子调速器的基本原理
第九章 内燃机增压系统
9.0 内燃机增压系统 9.1 内燃机增压的基本概念 9.2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9.3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9.4 涡轮机的基本原理 9.5 涡轮增压器
第十章 润滑系统
10.0 润滑系统 10.1 内燃机的润滑方法 10.2 内燃机的润滑系统 10.3 典型内柴油机的润滑系统 10.4 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 10.5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第十一章 冷却系统
11.0 冷却系统 11.1 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11.2 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
第十二章 起动系统
12.0 起动系统 12.1 电力起动系统 12.2 压缩空气起动系统 12.3 改善起动的措施
返回首页

出油阀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等容式出油阀 
  应用最广泛的等容式出油阀[如动画所示]。出油阀的锥面是阀的密封面。其下部有圆柱形卸载凸缘,阀的尾部具有十字形断面,在阀座的导向孔内往复运动。 
  这种出油阀的工作原理如下:

  出油阀上的圆柱形卸载凸缘,具有特殊的作用,喷油泵内压力上升超过出油阀弹簧的压力和油管内残余压力时,出油阀被顶开,但是,要向上移动一段距离h后,燃油才能进入高压油管,当喷油泵断油后,在弹簧及高压油管内油压的作用下,出油阀下行一段距离h后落回阀座上。此时,高压油管内的容积便增加了πd2h/4。油管内燃料就发生膨胀,其压力便突然下降,使喷油立即停止,这就防止了滴油的可能性。 
容积πd2h/4称为卸载容积或减压容积。卸载容积的大小对燃油的喷射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卸载容积愈大,高压油管中的残余压力愈小,这样会引起喷油开始时间滞后,因此,加大卸载容积时会使供油始点提前,试验证明,它对供油也有较大的影响,出油阀的卸载容积对于一定型号的喷油泵是固定不变的,而不同型号的喷油泵,其出油阀的卸载容积是不一样的。

  等容式出油阀的另一种型式如动画所示:


  它的特点是密封锥面在下端,出油阀容积较小。它是由出油阀座,出油阀和弹簧等零件组成。它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柱塞压油后,出油阀从座面开起,直到出油阀的控制边打开阀座上的侧面孔时,燃油才开始进入高压油管。当供油停止后,出油阀开始下降,待阀的控制边缘完全封闭住侧面油孔时,回油通路被切断,出油阀的卸载作用开始,然后直到落座为止,卸载作用结束,其卸载行程为h。
  这种出油阀的优点是整个组件容易更换,出油阀落座时受到缓冲而不会发生冲击,因此磨损小,寿命长。这种出油阀应用在P7、P9型和FM型强化喷油泵上。
  [动画所示]为密封锥面下置式的另一种出油阀。这种出油阀在落座过程中,当减压凸缘进入导向孔后,有与卸载容积相当的一部分燃油积聚在卸载凸缘下面,需经座面下的油孔诽出,油孔的节流作用减缓了出油阀对座面的撞击速度和冲击力,当出油阀完全关闭时,柱塞腔燃油压力只作用在密封锥面的平均直径所决定的面积上,这种结构提高了出油阀的开启压力和开启速度。一般应用在中速柴油机的喷油泵中。


<<上一页下一页 >>